close

IMG_3962 [800x600].jpg  

大家在候機室等待登機時,

 

一定會發現一位飛行員從空橋走下來.

 

到地面上仔細的繞飛機一圈.他是在做什麼呢?

 

 

 

我們可不只是下樓來伸伸腿而已哦.

 

而是認真的在執行起飛前重要的例行工作-------機外檢查

 

(有人又稱此為360度檢查”,因為要繞飛機一整圈之故)

 

 

 

到底是在檢查什麼東西咧?

 

今天就讓吉子帶大家到機下走一圈,

 

逛逛管制區裏的一些風光吧

 

 

 

下機前,我們得先著好裝.(除了制服之外)

 

標準配備如下:

 

大盤帽一付,

 

墨鏡一只,

 

反光背心一件.

 

雨天加穿雨衣,

 

晚上加帶手電筒.(有人忘了帶.被民航局罰了六萬台幣……)

 

 

 

 

走路下樓梯要小心,

 

不要跌個狗吃屎.

 

不能彎腰駝背,

 

不能和旁人嬉笑打鬧.

 

別忘了樓上有迷哥迷姐們在偷看.(想太多)

 

 

 

照規定,飛機起飛前,一定要完成這個工作.

 

或是因故延後起飛,隔超過四個小時,

 

又得重新再下機做一次

 

以前公司是由機長副機長輪流做

 

但後來改成一律由副機長做.

 

聽說是一位過胖的老外機長提議更改的.

 

(也許是要右座努力求昇遷的良苦用心啊)

 

 

 

短短的一個小時轉機時間,

 

各後勤單位的人員,車輛會把飛機團團圍住

 

 

 

 

下餐,上餐,

 

下貨,上貨.加油,加水.

 

外加抽水肥.

 

 

 

 

全擠在小小的一個機坪上

 

人員穿梭其間,還真得十分小心.

 

到處都有陷阱等著你掉進去

 

 

 

下雨,下雪.地面結冰,結霜.

 

機務灑了一地的滑油.

 

穿釘鞋都還會滑倒.

 

 

 

 

 

機身上其實有很多的孔洞,

 

很多的感覺器官.

 

這些都是我們檢查所要再確認的地方.

 

說是再確認.因為其實飛機一進機坪,

 

接機的機務大哥就已經先繞過一回了

 

 

 

 

而且,他們才是真正的專業.

 

飛行員問的問題,有時可能會被他們笑吧

 

(有飛行員問為什麼每塊蒙皮都少鎖一顆螺絲,都留了一個小洞咧?)

 

 

 

不過檢查永遠是不嫌多的,不是嗎?

 

 

 

讓我們從機頭看起吧

 

飛機每一隻腳上都會有一隻安全插銷.

 

如果沒有拔掉,起飛後機腿會收不起來.

 

 

 

 

 

 

就這樣一個小動作.

 

不知拔掉了多少人肩上的槓子

 

看這裏影片教學示範

 

飛機剛拖進停機坪時,

 

或是換輪胎時.都會把安全銷插上

 

這時尤其要注意在出發前再檢查一次

 

 

 

如果飛機使用外部電源的話,

 

電系接頭就在鼻輪後上方的洞裏.

 

 

這時走過要很小心,

 

千萬別把電線給踢下來了.....

 

 

 

然後照著書上的動線一路往後巡

 

把機身上所有的感測器都檢查一遍

 

 

 

機鼻下方有提供速度的皮托管(Pitot tube)

 

下方還有一個很小的圓洞.裏面有一個小綠盤

 

是用來顯示飛行員的氧氣鋼筒沒有不正常的洩氣

 

 

 

 

 

 

 

 

 

上圖紅框裏的三個銀色圓盤就是提供高度資訊的靜壓孔

 

在洗飛機時要封住以防止進水.

 

曾有失事案例就是洗完飛機沒拆掉膠帶造成的(誇張吧)

 

 

 

下圖兩個紅色圓圈裏的是攻角感測器

 

可以測出飛機縱軸和氣流的相對夾角

 

 

這是感應是否進入結冰空層的ice detector

 

 

 

 

下圖是全溫感測器(TAT sensor)

 

 

 

 

控制機內艙壓的閥門(outflow valve)

 

那個紅白相間的是一隻VHF無線電天線

 

 

 

 

這個小洞是電子儀器冷卻氣流的排出孔.

 

出風量很強大,溫度還很溫熱

 

可見航電發熱的程度有多驚人

 

 

 

 

位於機腹的DME天線.

 

 

紅色閃燈beacon light

 

 

 

 

機腹下方很吵,很熱.因為冷氣的出口就在這裏

 

下圖中黃色圈是冷氣的冷卻進氣口.

 

這裏進來的氣只是拿來冷卻冷氣機.而不是給客人呼吸用的

 

紅色圈是兩套冷氣機(Pack)的熱氣出口.很熱很熱....

 

冬天時就可以看到很多地勤人員躲在此取暖.

 

 

 

冷氣機的空氣來源,其實來自引擎內部.

 

不過放心,是來自未經燃燒的壓縮段

 

 

 

 

接下來往機翼繞去,

 

機翼上有很多飛行操縱面.裏面有很多油壓缸

 

此時要看飛操面的接縫裏是不是有skydrol漏出.

 

這是拿來推動油壓缸的液體.淡紫色.

 

只要被它的揮發氣體碰到眼睛.

 

你就知道什麼叫痛不欲生....更別說被滴到了

 

機坪一定有一整套的洗眼器.

 

就是為了防止此類意外造成的傷害

 

 

 

 

另外.機翼下方有一個個小橢圓形的蓋板.(圖中的黃圈)

 

這是機翼油箱的access panel

 

打開來就是油箱內部了.所以這個蓋板的鎖法很特別.

 

不止有磅數的限制(鎖多緊).還規定有鎖螺絲的順序

 

以防止不當拆裝造成燃油的滲漏.....

 

 

機翼後緣有很多隻的靜電索.(空軍好像叫放電條什麼的)

 

是利用物理上尖端放電的原理

 

把機身上因空氣摩擦產生的靜電釋放出去

 

以減少其對無線電通訊的干擾(謝謝網友的指正)

 

 

 

可以少幾隻在書上(CDL)都有規定.

 

少了太多隻就要修好才能放飛

 

 

 

以下是控制加油的儀表板蓋板

 

 

另一個調艙壓的outflow valve

 

旁邊伸出來的那隻是排水孔.

 

飛行時會加熱,以免結冰阻塞

 

飛行中只有廚房和洗手台的水會排出機外.

 

人體的自然排洩物是會存到機內的屎尿桶裏,

 

落地後再由水肥車來抽走的

 

 

走到機尾,就是那噪音驚人的APU了.

 

少了它.做什麼都不方便....(有機會我們再細談)

 

至少,要另外接冷氣到客艙裏

 

 

 

 

下圖紅圈裏,水平尾翼的配平刻度也要檢查,

 

GROUND SETTING在4度的位置

 

飛行操縱面是否有滲漏液壓油的狀況

 

 

 

 

機腹下方還有RA天線.(無線電高度計 Radio Altimeter)

 

一共有四個.分為兩組

 

在離地面2500呎時會將飛機離地面的真實高度顯示在儀表上,

 

然後會隨著離地越來越近發出機器人的倒數

 

.....Approach minimum....

 

Minimum....50...40....30...20...10......啾.啾.啾 (A330有三個觸地哦!!)

 

提供飛行員平飄(Flare)的操作參考

 

 

它的作動原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

 

其實它是兩兩為一組.

 

一號發射給二號接.

 

三號給四號.

 

然後用電子回波的時間來計算距地高度.

 

它是隨時作動的.所以飛行時有航機從下方穿過時,

 

也會顯示出相對的高度.

 

 

 

 

 

主輪架主要就是檢查安全插銷是否拔除.

 

煞車盤厚度是否仍在安全範圍內.(下圖中紅線所指的那隻小棒棒)

 

液壓管線是否有漏液(黃箭頭處為例)

 

 

輪胎面有沒有太深的刺痕

 

(767主輪deep cut不可超過8mm深,否則就要換胎)

 

 

 

 

 

引擎的檢查主要看葉片是否完整無損.

 

 

有時吸入異物會造成風扇葉片輕微的損傷,

 

在一定的範圍內,引擎部的同仁會將葉片稍加打磨

 

所以有時會看到缺角的葉片.不用大驚小怪.

 

而且注意看.每一片葉片上都有編號.

 

 

因為每一片的重量其實都不同.

 

所以組裝完成後的引擎還要經過

 

fan trim balance

 

把配重調整好.不然高速旋轉時會產生很大的震動

 

這些編號就是為了下次拆機後,

 

能按原來平衡過的位置重新組裝回去而做的記號

 

 

上圖中的紅圈是引擎的drain mast (漏水口)

 

引擎內部會用滑油來做為液氣壓的油封.

 

有一些滑油會從sump裏漏出.

 

甚至有些零件的液壓致動器actuator是直接用飛機的燃油i為媒介來推動的,

 

如果有滲漏也會從這裏滴出來.

 

有上述的狀況時,我們會計算每分鐘滴出的量.

 

在一定的限度內飛機才能放飛

 

(漏燃油是每分鐘35滴以內,滑油則較少)

 

 

 

另外還有所謂的

 

"左紅右綠屁股白"

 

的導航燈要順路檢查囉.

 

 

 

左紅

 

 

右綠

 

 

屁股白

 

 

 

 

做完機外檢查.

 

就可以爬回駕駛艙.

 

跟吹著冷氣簽了一堆名在各種不同文件上的機長老大報告說

 

 

 

"Sir, Outside check completed !!"

 

 

 

(記得要加上些喘氣聲.故意揮汗或抖抖雨衣,

 

提醒他待會好好對你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deler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3) 人氣()